魚粉價格大漲,業者預測配額數僅100萬噸左右
(相關資料圖)
去年,中國進口879,000噸秘魯魚粉,占中國魚粉進口量的48%。第19周,中國港口魚粉庫存量約25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28%。一季度中國進口秘魯魚粉15.8萬噸,同比下降3%;一季度魚粉進口總量為38.3萬噸,同比增長12%。
秘魯魚粉貿易公司MSICeres總經理James Frank稱:“近期魚粉漲勢驚人,這是真實發生的事。在中國,小長假后的一段時間,市場回歸到現實后平靜下來。現在的問題是,秘魯魚粉市場還能保持觀望嗎?其他魚粉供應方是否會積極行動?買家會作出反應嗎?”
丹麥飼料企業BioMar全球采購品類經理Fernando Norambuena告訴UCN:“上周魚油價格突破$6,000/噸關口,比2021年年底翻了一倍。就在不到一周之前,巴塞羅那展會上的報價是$5,000/噸,這一點突顯了市場的可變性,價格不斷變化也使得定價變得非常困難。”
荷蘭合作銀行首席海產品分析師Gorjan Nikolik指出,“價格大漲反映出市場對厄爾尼諾的擔憂,也證明了魚油市場較低的價格彈性,因為在三文魚養殖業,魚油幾乎沒有替代品。”
過去三年,南美海域經歷過拉尼娜現象,今年二月份,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水水溫開始異常上升,秘魯官方認為會演化為厄爾尼諾現象。根據亞歷山大·馮·洪堡生物資源研究所的報告,5月2日,距離秘魯海岸五海里的平均海水表層溫度達到22.15攝氏度,高于2022年同期的17.71攝氏度(+4.44攝氏度)。秘魯氣象組織(ENFEN,魯厄爾尼諾現象研究所)認為,鑒于5月份海水水溫異常,“強暖”條件不能排除,6月至9月之間也可能會出現“中度”或“減弱”的周期。
Frank稱:“5月至6月將會說明很多問題,秘魯海洋研究院(Imarpe)駛向了某些未知的水域做調研,業內擔心水溫上升會影響鳀魚行為,危及種群健康。”
Imarpe近期報告揭示,科學研究巡航觀察到鳀魚產卵的不正常行為,有鳀魚魚群游到水面以下100米地區,也有魚群從北向南遷徙以尋找較寒冷的水域。研究巡航還發現,幼魚的發現率為82%,處于相對較高的水平,而鳀魚總生物量估計為645萬噸,低于正常水平。
Frank表示,出于對經濟的影響,秘魯政府不愿意取消鳀魚產季,“如果Imarpe/Produce(秘魯生產部)今天必須作出決定,根據科學作決定,我想我們的首個產季很可能會被取消。”
Frank稱,“我們預計今年首個產季配額在80至120萬噸之間,價格前景肯定是樂觀的。如果我們能在6月至7月捕撈,那么8月至9月就能交貨。當然,最壞的情況是產季可能會取消,如果真是這樣,沒有人能夠想象。”
編輯:qysb005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