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身健體的鍛煉方法 (強身健體的8大有趣方法)
強身健體的鍛煉方法
1在“運動—平衡—運動”這個自然規律之中,我們就是要不斷的打破這種平衡狀態,不斷地推動向好的方面發展。
2鍛煉的時間:
在飯后3至5小時進行,有助于減肥,如步行、跳舞、慢跑、健身操、騎自行車等適度運動。
3鍛煉的方式:
應根據自己身體的承受能力來調整,從小量逐漸適當的增量,以分組分組來完成,盡量每個星期不重復。
4假設你的能力是能一次做俯臥撐180個,把它分為3組來做,每組做80個;仰臥起坐一次能做150個,把它分為2組來做,每組做80個;.......。
5每個星期增加幾個,到一定程度再嘗試另一種鍛煉方式,從簡單到復雜,這個過程叫適應疲勞期。
6鍛煉的形式:
鍛煉的方式選擇要根據自身身體健康及生理階段,并不是說只要是鍛煉,什么形式都行。
7一次保持在兩到三種方式就好了,沒必要一次太多,既占用太多時間,又會因為突然加大的運動量而導致出現全身酸痛,使正常鍛煉難以維持。
8還有,每個星期做五次以內鍛煉就好,沒必要過多,但最主要的貴在堅持,能每個星期保持鍛煉就最好。具體方案可自己根據自身情況制定。
9注意:膝關節有骨性關節炎及退行性改變者,不適合爬山、爬樓梯、深蹲等活動;但可進行游泳、適度慢跑的方式,令其加強大腿力量的聯系,減輕膝關節負擔。
10鍛煉的常識:
鍛煉與出不出汗無關,因為人體的汗腺各不相同,分活躍型各保守型兩種,這與遺傳有關。
11鍛煉只為有利于伸拉,增加敏捷度與加強體質,達到自身制定的方案即可,當然,后續鍛煉可根據自己的方法慢慢加深,并不一定要出汗,以免造成身體損傷。
強身健體的8大有趣方法
1.倒立
倒立一向是歷代僧侶的健身養心之法。醫學家們認為,經常站立者易患內臟下垂、痔瘡及腦供血不足、腰病、腳腫等病癥。倒立能改善血液循環,使大腦清醒,增強內臟功能,起到松弛機體的健身效果。
2.倒走
一可以預防駝背,可讓腰部肌肉保持節律的收緊和松弛,由此防治功能性腰痛。二可以增加膝關節的承受力。三是鍛煉方向感,掌握平衡,提高身體協調功能。
3.赤腳走路
光著腳走路能使足底肌肉筋膜、韌帶、穴位及神經末梢盡量與地面的沙土、草地以及不平整的卵石面接觸,將信號傳入相對應的內臟器官及相關的大腦皮層,從而調節人體全身的各部分功能。
4.爬行
爬行可使血液循環流暢,大大減輕腰椎的負擔,若每天有一定時間進行爬行鍛煉,則對心血管疾病及各種脊椎、腰部病變顯著的癥狀起到治療及健身的功效。
5.雨中走
下雨時能產生大量的負氧離子,有助于調節神經,消除郁悶。這也是有的人心情郁悶時,淋雨后就會暢快很多的科學依據。
6.倒吊
美國矯形學家馬丁,讓病人用雙腳勾在單、雙杠或其他固定的架子上,成倒吊狀態,以此治療腰酸腿痛、坐骨神經痛、關節炎等,均取得滿意療效。
7.交替鍛煉
這是一種新的健身概念和方法:即你平日是用右手干活,建議經常用左手去運動。“上下交替法”,即日常除堅持上肢活動外,特別要經常活動腳趾,讓腳趾做一些夾取東西之類的精巧動作,還有如心肺交替鍛煉、冷熱交替鍛煉以及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交替鍛煉等。
8.狂嘯
狂嘯可調氣、生氣、運氣、養氣、健五臟、安撫情態,以在清晨和夜晚為最佳,清晨可吐盡五臟濁氣,臨睡可喊出丹田的內蘊力。
上述健身的方法,各有千秋,可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量力而行,選擇適當方式健身。
編輯:qysb005標簽: 強身健體的鍛煉方法 強身健體的8大有趣方法 強身健體 鍛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