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大屏如何打造智慧城市?顯示大會這場論壇給出答案
四川在線記者 寇敏芳 攝影報道
說到智慧城市,也許你會想到一張大屏幕,屏幕的背后是看不見的“一張網”“一朵云”,他們將城市里各種各樣的運行數據匯集起來,幫助實現城市精細化管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智慧城市里,屏幕的功能只能是數據呈現的窗口嗎?其實不然。9月8日,2023世界顯示產業大會的“新型顯示賦能智慧城市”主題論壇上,政府有關部門、科技公司、技術研究機構共聚一堂,探討屏幕如何“跳出”顯示,更多參與到智慧城市建設中去。
2023世界顯示產業大會的“新型顯示賦能智慧城市”主題論壇
“智慧城市建設中,數據是基礎。” 中移系統集成總經理王昀第一個發言,雖然主題是顯示技術如何賦能智慧城市建設,但他卻從數據講起。“有了海量數據,再嫁接顯示技術,就會產生非常多的應用空間。”
舉例來說,作為中西部網絡規模最大的通信運營商,5G網絡是中國移動的優勢所在,可以為超高清視頻傳輸和應用提供便利。防災減災是城市治理的重要內容,超高清視頻采集配合5G傳輸,將隱患區域最清晰的影像傳回后臺,通過圖像識別等人工智能新技術,就可以幫助管理人員盡早發現風險點。
類似的應用還有很多。據介紹,自2020年以來,四川移動已累計投入資金超過70億元,在全省實施相關信息化項目超15000個,涵蓋各行各業上千個信息化應用場景。
2023世界顯示產業大會的“新型顯示賦能智慧城市”主題論壇現場
“我們要建設智慧城市,就要打通城市‘眼耳鼻’,推動建立感知系統。” 成都智元匯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鵬表示,感知體系是數字化轉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包括攝像頭視頻、傳感器等,他們就像城市分散的觸須,收集更多數據,智慧大腦計算的準確度就會更高,更有利于城市精細化管理。
成都市成華區是四川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區之一,這里的智慧城市建設就與感知系統密不可分。平臺依托物聯網感知技術,累計接入10個街道、14個區級部門共計42類17萬余個物聯感知設備、1.8萬余個視頻設備。工作人員只需要面對一張高清大屏,就能對轄區內網約房管理、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管理、防火安全管理等情況“了如指掌”。“在智慧城市應用場景中,顯示屏不再只是一個終端顯示單元,而是支撐數據可視化的重要節點。”成都成華智慧城市建設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余東舟說。
經濟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智慧城市建設中,要把新型顯示、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結合起來,推動經濟社會實現更高水平的協同創新、綠色低碳發展和智慧化轉型。下一步,四川將加快5G網絡全面覆蓋,提升數字產業鏈的集成創新能力,全力打造數字創新創業的優質環境。
編輯:qysb005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