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訊:教育部:保證為每個有困難的學生提供至少三到五個崗位
7月6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19場發布會。會上,有記者提到針對中國大學生失業情況,如何幫助大學生獲得就業技能?對此,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司長鄧傳淮表示,2023屆我國高校畢業生1158萬人,教育部全力組織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加快推進就業工作進程。“促進行動”概括起來就是“六個著力”。
↑發布會現場
(資料圖)
一是著力拓展就業崗位。指導各高校有針對性地訪企拓崗,挖掘更多崗位,開展萬企進校園活動等。
二是著力加快招錄進程。配合有關部門加快完成機關事業單位、國企等政策性崗位招錄。實施“特崗計劃”“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社區專項”等基層項目。會同衛健部門首次啟動“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
三是著力做好政策宣傳落實。
四是著力優化指導服務。加強對尚未落實崗位畢業生的個性化就業指導,抓緊組織各類實習見習活動。
五是著力做好重點幫扶。指導各地各高校落實“一對一”幫扶責任制,實施“宏志助航計劃”就業能力培訓項目,為低收入家庭等困難畢業生精準推送3個以上崗位。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正在舉辦“宏志助航”等專場招聘,歡迎畢業生參加。
六是著力做好離校“不斷線”服務。教育系統將為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提供“不斷線”的就業服務,崗位推送不斷線、就業服務不斷線、重點幫扶不斷線。與人社部門做好接續,確保未就業畢業生及時享受公共就業服務。
教育部部長懷進鵬還談到,今年大學畢業生比去年同期增長了8個百分點。從7月2日的數據看,比同期就業率高出2-3個百分點。對于大學生就業,要積極支持、創造條件,使得大學生有工作,特別是兜好底線,對家庭困難和生活中需要幫助的畢業生提供支持。保證為每個有困難的學生提供至少三到五個崗位,以更好地適應和支持他們,這叫做兜牢底線、激發活力和創造動力,對這些方面教育部是堅定不移要支持的。
此外,懷進鵬指出,教育教學和學科設置、結構也要不斷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既要保證匹配度,又要適度超前。
紅星新聞首席記者 吳陽 北京報道
責編 官莉 編輯 張尋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編輯:qysb005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