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導讀:10歲女孩食用校外面包店面包身亡;2022年全年乳品進口量減額增;市監所回應游客在西安買板栗遇缺斤少兩(2023年1月30日)
10歲女孩食用校外面包店面包身亡
【資料圖】
廣東湛江徐聞縣10歲的小學生呂思思,去年9月食用校外面包店的面包中毒,住院20多天后經搶救無效身亡。女孩去世后,當地公安查明死因系氟乙酰胺類殺鼠藥中毒死亡。目前,案件在進一步調查之中,已有8名涉案人員被刑事拘留。
市監所回應游客在西安買板栗遇缺斤少兩
1月28日,一游客稱在西安永興坊買板栗遇缺斤少兩。其介紹,該攤販賣板栗20元每斤,她買了7兩多共支付16元,她用其他秤稱了后只有三兩二,板栗實際價值只有6.4元。溝通后她把板栗退回攤販,攤販把錢退回給了她。從中山門市監所獲悉,市監部門已組織人員對此核查處理。
廣東一炸雞店菜名被指低俗
近日,廣東廣州。一炸雞店菜名為“老爹摸上腿雞排”“波霸薯條”“老爹吮大胸雞排”“老爹雙飛套餐”等引發網友關注。該門店工作人員稱,總店位于臺灣,菜品的名字也是從那邊搬運過來的,之前有客戶反映過,已做了更改。
中消協發布“2022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
1月30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2022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食品領域有4個,分別為:“價格刺客”有違明碼標價誠信原則;“科技與狠活”折射消費者對食品非法添加的擔憂;預制菜產品品質及應用場景存在侵權隱患;“菜刀不能拍蒜”爭議警示企業須尊重消費者權益。(相關報道:2022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規范食品快速檢測使用的意見
1月29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規范食品快速檢測使用的意見。意見指出,食品快檢可用于對食用農產品、散裝食品、餐飲食品、現場制售食品等的食品安全抽查檢測,并在較短時間內顯示檢測結果。意見表示,市場監管部門應依法規范使用食品快檢。市場監管部門在日常監管、專項整治、活動保障等現場檢查工作中,依法使用國家規定的食品快檢方法開展抽查檢測。對食用農產品快檢結果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檢測結果時起四小時內申請復檢,復檢不得采用快檢方法。食品快檢不能替代食品檢驗機構的實驗室檢驗,不能用于市場監管部門組織的食品安全抽樣檢驗。食品快檢抽查檢測結果表明可能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被抽查食品經營者應暫停銷售相關產品;屬地市場監管部門應及時跟進監督檢查或委托符合法律規定的食品檢驗機構進行檢驗,及時防控食品安全風險。抽查檢測結果確定有關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可以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相關報道:市場監管總局關于規范食品快速檢測使用的意見(國市監食檢規〔2023〕1號))
2022年全年乳品進口量減額增
近日,海關總署發布了2022年12月統計月報,根據月報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乳品進口量減額增。根據數據顯示,2022年1-12月乳品累計進口量327萬噸,同比減少17.1%;累計進口金額約926.8億元,同比增長3.6%。其中,奶粉的進口也出現量減額增的情況。根據數據顯示,2022年1-12月奶粉累計進口量為130萬噸,同比減少15.4%;累計進口金額約588.4億元,同比增長2.0%。(相關報道:2022年全年乳品進口量減額增)
龍大美食:2022年凈利潤預增110.02%-112.91%
1月30日,龍大美食發布業績預告稱,預計2022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600萬元-850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0.02%-112.91%,同比扭虧為盈。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3年第4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23年第4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5例。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出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食品中真菌毒素的存在,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注意食品接觸性材料中各物質的遷移量,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相關報道: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3年第4周))
2023年1月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1月30日更新)
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多批次食品及相關產品不合格。產品涉及生鮮可可豆、其他玉米、干燥食肉制品、精米、菜種等。(相關報道:2023年1月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1月30日更新))
編輯:qysb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