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構建工會驛站“四全”服務體系 織密暖心保障網 短訊
在我們這座城市的各個角落,戶外勞動者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如同城市的“毛細血管”,為城市的正常運轉和蓬勃發展默默奉獻。
南京市秦淮區總工會精準發力推進工會驛站規范化建設,通過構建工會驛站“四全”服務體系,為戶外勞動者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編織暖心保障網。
(相關資料圖)
新街口勞動者工會驛站
聚焦重點,布局全覆蓋服務網絡
今年以來,秦淮區總工會在新街口、老門東和夫子廟5A級景區新設立兩家工會驛站以及工會驛站服務點,創新構建起“以驛站為核心、服務點為補充”的立體化服務格局。
截至目前,秦淮區13家工會驛站與驛站服務點科學布局于夫子廟、老門東景區,新街口金融商務區以及南部新城、白下高新園區、秦淮勞模工匠園等重點區域和街道園區。工會驛站與服務點相互配合,形成優勢互補,為戶外勞動者提供了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保障。無論是繁華的商圈,還是熱鬧的景區,戶外勞動者們都能在需要時找到溫暖的“港灣”。
工會驛站服務點
標準建設,提升全要素服務效能
對標南京市總工會“寧工享”工會驛站“十個一”建設標準,驛站不僅全面覆蓋了臨時休息、免費飲水、餐食加熱、手機充電、醫療應急等基礎服務,還同步拓展了休閑閱讀、康乃馨服務角等增值服務。在這里,戶外勞動者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可以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坐下來喝杯熱水,看看書,放松一下疲憊的身心,也可以在受傷時及時得到藥品和簡單的護理。
夫子廟-秦淮河風光帶管委會工會聯合景區的秦淮人家、海友、漢庭3家酒店打造的工會驛站服務點則秉持“小而精、近而便”的原則,在景區商圈完善基礎補給功能,它們就像一個個“微型驛站”,雖然規模不大,但卻能實現戶外勞動者“走幾步能歇腳、轉個彎能補給”的服務目標,讓服務保障質效得到持續提升。
門東工會驛站
共建共享,凝聚全方位服務力量
安城集團渡船口工會驛站,被中華全國總工會評為“全國最美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由省級勞動模范孟祥元負責管理服務,榜樣的力量,不僅讓到驛站的勞動者們感受到了溫暖和關懷,更激發了他們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夫子廟游客中心工會驛站獲評“全省最美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創新推出免費文化講解服務,讓勞動者們在休息的同時,還能了解秦淮的歷史文化,增強了對南京這座城市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車融匯工會驛站由南京車融匯公司聯合光華路街道工會自主設計建設,為秦淮東部片區的網約車司機打造了一個溫馨的“司機之家”。在新街口蘇寧廣場的勞動者驛站,順豐快遞小哥志愿者和五老村街道工會志愿者共同當上了驛站管理員,讓戶外勞動者真正成為驛站的主人。
拓展外延,升級全周期服務保障
在南京市總工會權益保障部的指導下,秦淮區所有的工會驛站進行了智能化升級,實現了工會驛站 24小時全天候高效運轉。每月在驛站開展的“四季皆溫‘秦’工會暖‘新’服務日”活動,將法律服務、健康檢測、免費理發等多元服務精準觸達,并輻射至快遞、外賣站點。暖“新”禮包發放、觀影、網絡安全宣傳、技能教學等活動也廣受青睞。“秦能工”“淮巧匠”的秦淮工會IP形象文創產品發放到每個驛站及服務點,讓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浸潤到每一位勞動者心靈。
部分工會驛站還增設“楓橋經驗”工會實踐宣傳區及招聘崗位公告牌,加裝AED應急救護功能,切實為戶外勞動者、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辦好民生實事、破解急難愁盼。 通訊員 寧工萱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薛玲
視頻|薛玲
校對 陶善工
編輯:qysb005標簽: 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