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食用菌團隊碩士研究生郭東東在國際期刊上發表論文
近日,山西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常明昌教授的碩士研究生郭東東同學在食用菌團隊耿雪冉副教授、徐麗婧副教授及程艷芬副教授等老師的指導下在國際知名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TOP1區,影響因子6.953)在線發表了題為“In vitro digestion and fermentation by human fecal microbiota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Clitocybe squamulose”的研究論文。山西農業大學為文章第一署名單位和通訊作者單位。
該研究采用體外模型技術探討了臺蘑鱗杯傘子實體多糖(CSFP)的消化與發酵特性。結果顯示,CSFP在模擬唾液-胃腸消化過程中可被輕微降解。消化后的磷杯傘多糖對DPPH、·OH和ABTS的抗氧化活性以及對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與陽性對照相比,消化產物仍表現出較強的體外生物活性。表明磷杯傘多糖具有清除體內自由基、控制餐后高血糖以及降低血清中脂質水平的潛能。在體外發酵過程中,CSFP可被腸道菌群進一步降解利用,表現為CSFP發酵組分中短鏈脂肪酸(SCFAs)產量水平的顯著增加。16S rRNA基因測序結果表明,CSFP顯著降低了厚壁菌與擬桿菌的比例,并促進了一些有益菌群的生長,對腸道功能的調節有著積極影響。該研究為臺蘑的深加工尤其是在功能性食品行業的開發利用提供了科學依據。
該論文的第一作者研究生郭東東同學曾榮獲2021年國家獎學金,在讀研期間他腳踏實地的鉆研專業知識,不斷提高試驗技能。正是由于前期的耐得住繁瑣和艱辛的專注,才有了后期的厚積薄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