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百事通!甘州區:“四個著力”奮力打造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升級版”
(資料圖)
甘州融媒訊今年以來,甘州區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綱”,著力從四個方面下功夫,不斷推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創建提速加力。
著力在“創”字上下功夫,提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成果。甘州區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堅持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與中心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考核,區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區委統一戰線工作(民族宗教工作)領導小組5次專題研究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研究制定《甘州區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工作方案》等文件,區鄉兩級成立由黨政主要負責同志任“雙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指導創建工作。深入實施“石榴籽”工程,持續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十一進”活動,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與全國文明城市、“彩虹”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等創建活動有機結合、深度融入,在全域覆蓋、縱深推進、精準施策上下功夫,持續改造提升區博物館、區民族團結進步展覽館、金曰磾文化展館3個宣傳教育實體,著力打造一批特色鮮明、亮點突出、成效明顯的示范典型。
著力在“興”字上下功夫,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現代化。搶抓“全省鄉村振興示范區”創建機遇,堅持“一村一特色、千村千面貌”差異化村莊規劃原則,高標準編制發展類村莊規劃111個,成功創建10個省級、20個市級、70個區級示范村,北部灣生態谷、馬站田居等示范點提速建設,張肅公路、張民公路、北部通道、張大公路4條鄉村振興示范帶和西遇·宿集、雙塔民宿等46個示范節點運營良好。指導各村結合實際,加大玉米制種、綠色蔬菜、文旅等特色產業發展推廣力度,因地制宜發展特色民俗文化游與鄉村休閑游,實施錯位發展。堅持把民族鄉發展建設與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民生保障、生態保護緊密結合,著力打好“文化、生態、產業”三張牌,積極改善人居環境,加快推進平山湖綜合能源基地、萬峰駱駝產業基地、農村水利設施和平山湖大峽谷景區旅游基礎設施、原生態文化體驗部落等項目建設,配套完善甘浚鎮工聯村、星光村等少數民族群眾散雜居區域基礎設施,推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不斷提升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著力在“融”字上下功夫,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充分利用紅色文化資源,找準傳承紅色文化與弘揚民族文化的契合點,深度挖掘西路軍血沃祁連、金曰磾輔政等事跡,持續講好“創建+紅色文化”“創建+歷史佳話”等民族團結好故事,精心創作《張國臂掖》《甘州樂舞》等劇目,打造“八聲甘州”文化交流與藝術采風基地,支持平山湖蒙古族鄉開展忞德敖包節、民歌大賽、那達慕大會等民族特色文化展演、體育運動和節慶活動,促進各民族群眾思想相通、情誼相連。精心組織好全區第20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和民族宗教理論政策下基層宣講等活動,在區級層面通過拍攝一部宣傳片、舉辦一臺文藝晚會、編印一套學習資料、打造一個主題公園等措施,加快打造“石榴籽”主題公園、平山湖印象文旅展廳、區民族團結文化廣場3個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實踐點,切實增強全區各族干部群眾對多元一體中華文化的認同。
著力在“嵌”字上下功夫,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制定印發《甘州區落實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的實施方案》《甘州區關于落實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計劃的實施方案》,認真落實各族青少年交流、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項計劃”,改造提升平山湖大峽谷、蘆水灣等6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景區示范點,積極創建南關、新樂、流泉社區3個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示范點,不斷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廣度和深度。切實加強城市民族工作和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探索推行“大黨委+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雙融雙促”工作模式,深入開展組織聯建、發展聯動、文化聯辦、治安聯防、環境聯抓、服務聯做“六聯”活動,同步利用春節等傳統節日,廣泛開展“手拉手”“心連心”“一家親”等民族聯誼活動,進一步推動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讓各族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花魁)
編輯:qysb005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