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小蘇打還是泡打粉?發面有講究~ 世界短訊
一日三餐,主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饅頭、花卷、包子、米飯……能瞬間掃除饑餓。
平常很多人都喜歡自己動手做一些饅頭、花卷或面包之類的食物,其中就會用到“酵母粉”來使面食更加松軟,當然還有人會用到小蘇打和泡打粉,到底應該怎么選擇呢?
(資料圖)
1
酵母,到底是什么?
酵母是一種單細胞兼性厭氧真核微生物,歸屬生物性膨松劑。
酵母在使用中會產生酵母菌,酵母菌在適宜的溫度與濕度下會大量繁殖并分解淀粉,吸收面團中的糖分作為養料,從而產生較多的二氧化碳用于發面。
相比于泡打粉發面,酵母則更加營養、健康,但單純酵母發面需要較長的時間(和發酵溫度有關,一般需要2小時以上)。
2
酵母在面團中起到的4個作用
酵母作用于面團當中,能夠促進蛋白質鏈的形成。
發酵過程中,酵母會吸收面團當中的糖分,從而產生二氧化碳和酒精,發揮其“發酵”的作用,使面團松軟多孔,體積變大。
酵母發酵除產生二氧化碳外,還有增加面筋擴展的作用,提高面團包氣能力。
酵母在發酵的過程中會產生許多“揮發性有機物質”,有助于形成面包等食品特有的烘焙芳香氣味。
3
酵母VS泡打粉、小蘇打
誰更勝一籌??
除了酵母,小蘇打、泡打粉也常作為膨松劑,用于各種面點制作,那它們之間有什么區別呢?
“
酵母
酵母是天然發酵劑,發面過程中不易發酸,蒸出來的面點自帶香味,而且酵母菌在發酵過程中可以產生B族維生素(如煙酸、葉酸等)和蛋白質,再加上酵母本身也是一種益生菌,它通過增加淀粉的糊化程度,使饅頭更易被人體吸收,減少腸胃負擔。
但酵母在發酵過程中容易被“溫度”掌控——酵母菌最佳的發酵室溫在25-35℃之間,超過40℃后酵母就容易死亡,發酵會停止和變慢。而低于20℃時酵母活性降低,且隨著溫度的降低發酵速度也會變慢。
“
小蘇打
小蘇打的學名叫碳酸氫鈉,是一種堿性膨松劑。在遇水和高溫環境中就會釋放出二氧化碳氣體,這也是它可以拿來發面的重要原因。
但它起反應時釋放的二氧化碳較少,起發作用有限,所以蒸出來的面食往往不夠松軟。而且如果一不小心用多了,就會使食材出現苦澀的味道,同時也會讓面看起來更黃。
相比于發面,小蘇打可以適當添加在油炸類食物中,比如炸小酥肉、油條等,能讓炸出的食品更加酥脆;腌制牛肉的時候加一點,在炒的時候可以起到嫩肉的效果。
“
泡打粉
泡打粉是一種復合膨松劑,主要成分是小蘇打+酸性原料+玉米淀粉。
剛才說過小蘇打是堿性的,由于起發作用有限,為了達到更好的起發作用,向其中加入了一些酸性原料,用于酸堿平衡,同時加入了玉米淀粉來分隔酸性和堿性粉末,避免過早反應。
在泡打粉接觸到水分后就即刻開始釋放氣體,并且在接觸高溫烘焙的過程中還會繼續加大釋放氣體,讓面食更加的膨脹,從而達到“雙效”發酵的效果。
相比酵母粉,泡打粉發酵的速度更快而且沒有溫度要求,但畢竟有化學物質,建議家中有小孩和孕婦的盡量減少使用。
4
使用酵母要注意這些
\ | /
★
購買酵母時要選擇正規品牌、知名廠家生產的產品,質量更有保證,安全性更高。
\ | /
★
選購酵母等常用配料,推薦購買小包裝產品,避免由于量大、存放時間長影響其使用效果。
\ | /
★
從健康角度考慮,在制作饅頭的過程中,應適當減少酵母的使用量和面團揉制的時間,適當增加面的餳發時間,讓饅頭、面包的多孔結構變少一些,使面制品更加緊實。此種做法可幫助降低食物的GI值(減少淀粉與酶的作用,延緩淀粉消化),食用后不會對血糖造成較大波動,讓血糖升得慢一些(高血糖、糖尿病人群更要注意)。
\ | /
★
存放酵母、小蘇打等粉末配料時,要注意避水、避光、避高溫,封嚴密閉,在保質期內使用完畢。
小貼士
快速發面小技巧
酵母粉發面既方便又快速。不過天氣冷溫度低時,發面的速度還是有點慢,那怎么才能快速餳發好面團呢?
①加白糖
白糖可以促進發酵菌快速發酵,而且加了白糖,面團做出來的口感會更加柔軟香甜。半斤面粉大概放3g左右白糖就行,大約白瓷勺里小半勺的量。
②加酒
放酒發面,效果也非常好。在和好面團之后,面團中間壓出一個小坑,然后再倒入少量米酒,把面團揉均勻,最后進行餳發。一斤面粉里放大約小半碗米酒的量,放了米酒后要再揉勻。
來源:新華網、科普中國、CCTV回家吃飯?、綜合網絡等
責編:蘆佳麗
值班編輯:蘆佳麗
排版:蘆佳麗
圖片設計:李少普
審核:王海鵬
終審:范永偉
聲明: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編輯:qysb005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