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快報!扶溝法院召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
河南經濟報 記者 張建濤 通訊員 樊帥
【資料圖】
4月26日下午,正值第23個“世界知識產權日”,扶溝縣人民法院召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扶溝縣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孫彥海出席發布會并通報了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的開展情況,審判委員會委員馬新富發布了四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典型案例,知識產權庭法官張素敏回答了記者提問,發布會由政治部副主任樊帥主持。
新聞發布會上,扶溝縣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孫彥海通報指出,2021年9月,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批復、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通知要求,周口市轄區內的知識產權案件由扶溝縣人民法院集中管轄。知識產權庭自2021年10月1日成立至今,在院黨組領導下,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知識產權審判質效和司法公信力不斷提升,專業化審判體系建設不斷完善,服務黨和國家大局成效愈發凸顯,為全市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作出了新貢獻。
扶溝縣人民法院訴前調解中心受理知識產權案件情況:2021年10月至今,共受理1649件。其中,2023年1月以來,新收案件1762件,調解撤訴成功936件,司法確認31件。知識產權庭雖然成立的時間不長,但由于是對全市范圍內的知識產權案件進行專屬管轄,案件存量大。知識產權合議庭四名資深法官多次召開庭務會,結合案件類型、難易程度,科學安排審判及調解工作,努力提高辦案效率。在合議庭全體干警的共同努力下,全庭無一超審限案件發生,審限內結案率100%,有力保護了知識產權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知識產權庭受理案件情況:2021年10月成立知識產權庭至今,受理知識產權民事案件1642件,已審結1475件(判決578件、駁回起訴45件、按撤訴處理112件、準予撤訴627件、調解108件、移送管轄4件、上訴120件,服判息訴率91.85%);受理知識產權刑事案件15件,已結11件。
從審判形式上組成“三審合一”的知識產權審判庭,從生產源頭、流通渠道、消費終端多管齊下,依法嚴打商標專利侵權假冒、網絡盜版侵權等違法犯罪行為。截止目前,共審結11件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案件,判處多名被告人不同刑期的徒刑,罰金總額達百萬余元。嚴格落實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對故意侵權、重復侵權和規模侵權行為,對涉及食品、藥品、電器類等關系群眾民生切身利益的案件,依法從高認定賠償數額,提高違法成本,有效威懾和遏制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圍繞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有力制裁假冒商標、“傍名牌”等違法行為。
通過高標準提升司法服務,高質量回應司法需求,打造知識產權保護新高地。開展“4·26世界知識產權日”主題宣傳活動,利用微信公眾號、廣播電臺、新聞發布會等方式,對知識產權案件經驗做法進行深入宣傳,不斷營造保護、運用知識產權的良好氛圍。
通過在具體案件中明確裁判規則,降低維權難度,優化舉證規則,讓索賠更容易。權利人已盡其所能積極舉證,能夠合理推算出侵權獲利的,依法支持其索賠數額。被訴侵權人怠于舉證或舉證不充分的,承擔相應的不利后果。對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供相應證據材料的情形,依法適用舉證妨礙責任承擔制度計算損害賠償。明確證據保全的適用標準,通過及時恰當的保全措施,補強當事人舉證能力,促進查明案件事實,減輕當事人的證明負擔。對完全以侵權為業的侵權人,堅決適用銷售利潤率確定侵權獲利的具體計算方式。將以侵權為業、侵權規模大、持續時間長等作為“情節嚴重”的考慮因素,實現懲罰性賠償的倍數與侵權行為的主觀惡意和客觀情節相協調。對具有商業維權性質的系列案件,確立差別化的侵權賠償標準,依法由侵權產品生產商承擔較重責任,適當減少小商販賠償數額,體現了支持權利人從侵權產品的制造環節追溯侵權、一網打盡的司法理念。
隨后,審判委員會委員馬新富發布了四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典型案例,并和知識產權庭法官張素敏分別就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回答了記者的問題。
新聞發布會結束后,扶溝法院知識產權庭法官張素敏就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接受了記者采訪。
下一步,扶溝縣人民法院將持續發揮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職能,著力提高知識產權專業審判能力,全面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精準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為企業創新創業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全力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編輯:qysb005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