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開年訂單滿負荷,“數智化”助力江蘇企業加速度
現代快報訊 數智賦能是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有力抓手,近年來,江蘇始終堅持把數字經濟作為轉型發展的關鍵增量,奮力建設“數實融合第一省”。2023年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加快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全面開展中小企業免費數字化診斷,利用互聯網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改造,培育更多國家級智能工廠、數字領航企業和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現代快報記者近日采訪了解到,開年以來,江蘇一大批企業正加速利用數字化轉型的機遇,改造生產線,提高生產效率,以期在未來發展中贏得競爭優勢。
火力全開忙生產,自動化生產線開啟“加速度”
10秒內完成裝配檢測和篩選、10分鐘內完成一道工序、數字化透明工廠管理、以機代人讓產能與效益達到了原來的近4倍……近日,淮安市金湖縣的西派集團成功獲批2023年江蘇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現代快報記者在“云端”看到,企業的自動化生產線帶來了顯而易見的“加速度”。
(相關資料圖)
△西派集團
在企業車間生產控制中心,顯示屏展示從生產計劃執行狀況到設備運行信息、實時操作監控等信息,設備狀態監控、訂單交付進度、產品月度質量分析等情況清晰可見。公司董事長梁桂華表示,企業的變化,緣于公司不斷“智改數轉”。
據了解,西派集團主要從事石油鉆采專用設備、管線閥門、控制閥、儀表儀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近幾年,為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西派圍繞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環節,對生產設備進行智能升級。梁桂華說,經過“智改數轉”后,實現了生產人員減少20%以上,生產效率提升15%以上,產品不良率降低10%以上,能源利用率提高10%以上,綜合運營成本降低12%以上,達到數字化透明工廠管理的要求。
在江蘇天士力帝益藥業有限公司的制劑車間,員工們正操控電腦設備進行制粒、壓片、包衣、包裝等工序,然后將藥品入庫。訂單需求旺盛,是企業“火力全開”連續生產的最大動力。
△江蘇天士力帝益藥業
公司主打產品包括鹽酸苯海索片、賴諾普利氫氯噻嗪片、替莫唑胺膠囊等,產能超過每天24000盒,生產計劃主要根據市場需求來制定,最大限度利用生產線,保證不同藥品的供應。“以往進行三期檢測主要靠人工,容易產生差錯,自動化生產線全部投入使用后,可以實現零誤差,大幅提高效率和產能。”公司制劑車間包裝主管薛曉芹介紹,之前的雙鋁包裝用時長、人工成本高,生產效率較低,目前更新的鋁塑線,主要環節全通過電腦操控,12個小時就能完成一個批號的包裝,生產效率得到有效改善。
聚焦“又快又好又便宜”的制造能力
“現在生產線是滿負荷狀態,全年的訂單總體基本確認,上半年的訂單都已經在安排生產。”常州華利達服裝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錢震宏介紹,目前公司訂單平穩,從全年來看,預估比2022年略有增長。
△常州華利達服裝集團有限公司
支撐公司滿負荷生產的,除了辛勤勞動的工人,還有公司的智能制造系統。“智能排產、快速產線部署以及檢測包裝出貨一體化都是數字化智能化的體現,這使得整個制造流程更加快速,也更加柔性,工廠也能夠以更快的速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錢震宏說,現在工廠的生產效率相較于原來提升了約15%到20%,響應速度從原來的50多天,基本達到14天的快反周期,“我們做規模化定制,一般訂單都在5000件以上。”公司采用的3D仿真設計技術大大提高了商品開發的速度,增加了樣衣的數字化交付比例,也進一步降低了成本。從接單到出貨的全流程數據采集分析,也支撐了生產現場的快速決策、調整和改善。
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唯有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步伐,才能在未來發展中贏得競爭優勢。江蘇省工信廳透露的數字顯示,2022年全省超3萬家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工作,其中2.2萬家企業完成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診斷,1萬家企業完成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項目。
日前江蘇正式發布《江蘇省專精特新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培育專精特新企業的八大工程,其中就包括大力實施數字技術賦能工程。《行動計劃》指出,到2025年,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建設智能車間500個、智能制造示范工廠50家,重點培育星級上云企業3000家左右。
如何在“智改數轉”中持續發力?錢震宏認為,還是要回歸原點,聚焦“又快又好又便宜”的制造能力。“2023年智改數轉的核心點,是進一步推進設計制造一體化,推進OEM向ODM的轉型。”他還說,公司要通過工業互聯網的建設,進一步建設紡織服裝產業鏈的數字化協同平臺,從而通過平臺更好地發揮中國產業鏈的優勢,漸漸帶動產業鏈上的企業一起創造共贏發展的生態。
數智水平逐年提升,提質增效再進一步
2月6日上午,蘇州召開數字經濟時代產業創新集群融合發展大會。“最強地級市”已經連續數年在“開年第一會”上聚焦數字經濟。蘇州方面表示,在新一輪“智改數轉”過程中,規上工業及龍頭企業的數字信息化經驗,可以在相同領域的其他企業推廣,帶動產業鏈企業一同升級進步。2023年,蘇州將基本實現規上工業“智改數轉”全覆蓋。
△蘇州凱倫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工廠俯瞰圖
成立于2019年的蘇州凱倫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主營高分子防水卷材,是全國防水行業數字化轉型領軍企業。“防水行業一般會在春節前備貨,這段時間我們都在加足馬力干!”凱倫股份副總裁陳洪進說,今年訂單整體趨勢上行,目前同比2022年已增加接近20%,2月份的產線已經飽和。
△蘇州凱倫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TPO車間
全自動原材料配混與運輸、高精度張力控制、自動測厚與調節……在該企業的TPO智能制造車間,廣泛應用了國際一流的生產裝備和工藝流程。“設備自動化水平的提升,實現了全流程的自動化,起到了很好的降本增效效果。與國產產線對比,操作工人減少了50%,產能提升了80%。”
陳洪進介紹,公司現已陸續上線了14套商業軟件,數字化正在不斷卷入更多的職能、更廣的設備,企業的數智水平逐年提升。這些系統將制造端、銷售端、財務端等各個端口的數據進行整合,“在任何節點,都能找到所有與職能相關的數據,系統開始有效賦能員工。”
“2023年,我們將以標桿工廠和智能制造示范車間為核心,進一步提升產業園的智能化水平,包括產品和訂單的聯動等,后續我們將借助智能元素,增加員工生產預警、智慧排單的功能,做到進一步增效。”陳洪進說。
通訊員 劉圣明 馬明英 李秀軍 現代快報+記者 于露 李子璇 谷偉
(受訪者供圖)
編輯:qysb005標簽: 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