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用全方位的技術和機制保障用戶支付安全
在3月3日的媒體見面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談及支付安全話題,表示為了保障用戶的移動支付安全,騰訊建立了一套領先的安全機制和技術模型。他認為目前行業面臨的安全問題從技術角度都是可以解決的。
“我們很關注安全,對于支付安全也請用戶放心。我們已經有數億的綁卡用戶,安全度還是值得信賴的。”馬化騰表示。

從騰訊互聯網金融官方微信號獲悉,截至2016年5月,騰訊移動支付日均支付交易筆數就已超過5億筆。而在雞年除夕夜,騰訊移動支付峰值達到每秒20.8萬筆,再次刷新了猴年春節創造的世界紀錄。為保障用戶的支付安全,騰訊建立了金融級的大金融安全平臺,為微信支付、QQ錢包提供安全技術支持、風險控制解決方案。對于每一筆支付交易行為,包括紅包收發,騰訊大金融安全都進行智能掃描。即使在紅包收發量激增的春節期間,每一筆紅包支付也要經過前后超過2000道的安全檢測。
馬化騰說,騰訊通過全方位的安全技術和大數據黑產對抗能力,與不法分子斗智斗勇,把潛在的安全風險壓到極低。但不法分子也在不斷更新社會工程學手段,利用誘騙支付的方式來侵害用戶,需要不斷升級支付安全技術和機制來應對。
社會工程學是一種通過對受害者心理弱點、本能反應、好奇心、信任、貪婪等心理陷阱進行諸如欺騙、傷害等手段取得自身利益的手法,是黑客米特尼克在《欺騙的藝術》中首先提出的,其初始目的是讓全球的網民能夠懂得網絡安全、提高警惕,防止沒有必要的個人損失。
“比如有不法分子搞假的二維碼讓你去掃,一掃其實就付賬了。他之所以會上當,可能是因為在群里或者在別的場景里面,騙子用社會工程學手段跟他講了讓他信的一些話,導致用戶受損”,馬化騰介紹。
騰訊大金融安全的風控模型能在0.2秒內通過計算超過2000個變量來識別各類風險,用戶的資金損失率遠低于百萬分之一。針對社會工程學的支付詐騙,大金融安全團隊通過不斷升級策略和技術,能有效的識別出不法分子。
“例如一個帳號沒和你打過交道,突然間讓你轉錢;或是一個號收了好多錢,但是這個號是新的(也沒有信用記錄)。系統自動判斷出來這是可疑的,就會暫時禁止交易,保持一天或者幾天的申訴期,用這種灰度的手段去保護用戶。我相信可以把絕大多數有問題的號抓出來的。所以,你深入看下去,這些從技術角度都可以解決。”馬化騰表示,騰訊將不斷升級安全技術,把業內最新的技術成果應用到用戶安全保障體系中。“敵人率先用大數據、云計算甚至人工智能,所以你要防他的話也一定要用這個武器武裝起來,否則的話根本頂不住的”。
除了提升安全技術之外,騰訊也通過生態化合作的方式,積極聯合社會各界力量來打擊不法分子,保障用戶支付安全。
“我們希望整個行業不要把安全當做盈利或者說威懾手段,或者是成為要挾的武器。希望行業更長遠和健康地看待安全問題。”馬化騰表示。
騰訊正在與多地警方保持緊密聯動,通過技術和能力協助警方破案,共同打擊販賣個人信息的犯罪分子,并通過與行業中多個平臺共享不法團伙黑名單以共同防范與打擊。
與此同時,用戶在騰訊平臺中遭遇金融詐騙,也可在“騰訊大金融安全”公眾帳號上一鍵舉報,騰訊將第一時間核實、攔截資金。